首页

SM视频在线看

时间:2025-05-24 11:42:01 作者:第一观察|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计于民 浏览量:39693

  南方日报讯 日内瓦当地时间9月6日15时23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成立。

  在去年举行《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将加强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近一年来,中国与相关缔约国和公约秘书处共同努力,向公约第62次常委会提交了红树林中心建设方案,得到了常委会的认可和批准。该区域动议通过后,将有利于我国通过公约平台与各缔约方,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国际合作和对话交流,有力促进全球红树林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不断扩大中心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专门设置了红树林条款,组织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建立了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出台了营造林、生态修复等10多项技术文件。经过努力,中国红树林面积比本世纪初增加了7200多公顷,彻底扭转了面积减少的趋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国际红树林中心将通过建立开放包容、共建互利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深圳湿地和红树林资源丰富,全市(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湿地总面积近3.5万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296.18公顷,主要集中分布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深圳23个自然保护地中,有红树林分布的共8处。划入自然保护地实施严格保护的红树林179.18公顷,占深圳红树林面积60%以上。

  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对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深圳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湿地保护的法规体系、工程规划、调查监测、国际合作等基础工作。同时,结合国土空间,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不断提高深圳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创造更多生态福祉。(蔡敏玲 张玮)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神十八飞行任务标识长啥样?设计师揭秘设计理念

据中国联通智慧大数据测算,2024广府庙会全量客流预计超430万人次,营收预计达3.85亿元。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杨卫国表示,越秀区将继续肩负传承弘扬广府文化使命,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打造培育群众喜闻乐见、深入参与的“广府庙会”品牌。(完)

北京市解除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韦敏和丈夫专程从新北市前来观看演出。“我曾经学过敦煌舞,这些舞蹈动作从千年前的壁画中来,真的太美了!一般人学习这些动作就很不容易,听障人士学起来就更不容易,需要很强的毅力。我能到现场来看真是太激动了!”她表示,希望更多人能把敦煌舞发扬光大,共同传承。

我们的歌

3月15日电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5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节后长胖了,用药就能“躺瘦”?专家:想得挺好

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发展高水平战略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增进政治互信,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方支持马方坚持战略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全方位互利合作,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实施好“两国双园”等旗舰项目,打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合作新增长点,探讨建立减贫交流合作机制。欢迎马方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平台,把更多马来西亚优质特色产品推向中国。中方愿同马方深化高等教育、文化、旅游、青年、地方等交流合作,拉紧中马友好民心纽带。倡导文明多元共生、和谐包容,践行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推动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互学互鉴中共同发展。

徽评:描摹金秋好“丰”景,农业“金扁担”越挑越稳

不止于鲜花,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中非合作硕果累累。从受访者提到的内罗毕快速路、蒙内铁路到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中国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得当地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中非合作的果实。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